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究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05-04 浏览次数: 1894

清华大学史静寰教授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究”(课题批准号:BIA120060)。课题组主要成员钟周、张文雪、文雯、孟鸿伟、王晶、乔伟峰、王纾。

一、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包括理论研究、需求分析、标准体系设计、标准体系检验和改进四个部分。
    在理论研究中,本课题通过国内外文献和相关理论研究,揭示出如何将通用性质量标准运用于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方面的评价,特别是通过梳理和整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合组织、欧盟等跨国组织以及英、美、澳、南非等国家的教育和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研究和实践成果,提出评价“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的基本框架,即探索教育质量“标准的标准”是什么、为何如此的问题。
    在需求分析中,本课题从国家、区域及劳动力市场等方面,系统分析中国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需求,对“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基本需求。重点关注如何贯彻落实《纲要》提出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优化结构办出特色”两项发展目标;如何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质量观,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如何通过质量标准的设计和实施,“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
    在标准体系设计中,本课题构建了适用于我国高校的“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4E要素框架,框架包含四个一级指标:教与学的环境和条件(environment),教与学的参与和投入(engagement),学业发展与就业(enhancement & employability),以及学校效能(effectiveness)。并进一步开发出“学生发展指数”,用以评价和判断“教学”这一高校核心功能的实现程度,并与“学术发展指数”“院校发展指数”“社会贡献指数”相结合,共同构成评价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水平的“多维多层高校评价指标体系”。
    本课题认为,一套教育质量标准的发展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持续不断的检验和改进。制定标准不仅为结果性评价,更要服务于过程性改进。在“4E”标准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之后,本课题结合“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CCSS)”相关问卷对各个合作院校的本科教学质量进行初步判断,以检验该体系是否符合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的设计需求,并关注试点院校从数据收集、分析到报告反馈、改进方案和实施的运行机制。

2.研究方法

    第一,文本分析法
    采用文本分析法,本课题首先对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高等教育评价标准体系内容进行梳理,再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的获奖成果材料进行分析。
    第二,案例研究法
    在国际比较中,本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法,选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合组织、欧盟等跨国组织以及英、美、澳、南非等国家进行分析;在实践标准中,选择北京市和清华大学作为教学成果奖及其代表的教学评价标准重点研究对象。
    第三,大数据方法
    本课题在研究中结合“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调查(CCSS)”项目近十年的调查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教学影响因素、高校教学现状、学生学习成长规律。

二、结论与对策

    1.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启示

    虽然世界各主要国家及国际组织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但从评价标准来看,仍然可以发现其共同点。首先,各国际组织和国家都强调教育质量的重要性。UNESCO提出“质量保障只有在所有利益相关者理解并接受其所面临的挑战和利益时才会是有效的”,各国都应给予从分重视,世界银行强调“要平衡两个需要——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质量的持续控制和检查”,而博洛尼亚进程更是以“提高欧洲高等教育的质量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吸引和和竞争力”为核心目标。其次,注重教育公平作为教育质量的一种表现。UNESCO和世界银行共同推动全民教育(EFA),UNESCO认为“各国教育改革计划都应将促进教育公平纳入重要战略目标”,世界银行提出的具体指标中就包括适龄青年的入学率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并且,在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中体现教育发展新趋势。UNESCOOECD携手推动“全球质量保证能力倡议”,其中涉及远程教育和开放式教育资源的质量保证,并制定了《跨境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指导意见》;世界银行提倡对远程教育和在线教育的发展性评估和认证机制,并支持各国政府制定国外所提供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此外,世界银行和博洛尼亚进程均特别强调跨国学历的认证。
    除以上几点,各案例国家在设计本科教育质量评价时共同涵盖的标准包括:资源、设备、学习环境;课程、教学;教师、学生、管理者。而作为评价教育质量重要指标的学生学习收获则多通过基于学生自我报告的调查(学习性投入及满意度调查等)和客观测评(AHELO等)进行测量。
    质量评价标准不仅是一把量尺,还是一盏航灯;不仅需要测量出当前达到的水平、判断出存在问题,还应指引未来发展的方向。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不仅需要符合国情的基础,还应结合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参考优质高等教育国家的相关标准,使标准更有国际性和前瞻性。在实施体系上,我国可以逐步推行第三方评价制度,逐渐将政府与院校的直接联系变为间接联系,使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更公平、更科学、更专业。

2.高校教学创新和教学质量的改进策略

    从北京市高校教学奖获奖成果的特点、高校教学创新模式和战略来看,我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在实践中还应继续实施以下提升和改进策略。
    第一,秉承传统、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厚积薄发。
    2012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项目充分体现了首都高校适应当今时代发展需求的教学创新特点,呈现出综合性、长期性、国际性、针对性、实用性等多种创新特征,在接下来的教学创新中需要继续保持和发扬,秉承优良传统,同时立足社会现实。
    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把握时代特征,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到满足国家重大行业领域的高水平人才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专业的紧缺人才、首都发展建设的地方性广大应用性人才以及深入服务首都本地社区发展的全民终身教育人才都可以成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方式更具综合性特征,实现大规模、多样化、分类指导,跨学科、多专业、大平台集群发展;培养过程更加注重完整性和多方参与性,全过程贯通筹划招生-培养-就业升学,采取国际化、开放式的办学模式和跨校、跨机构的官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教学成果的产生和发展壮大是一个厚积薄发的渐进可持续过程,需要遵循基本的教育教学科学规律,和历经较长时间的实践检验和提升凝练。教学创新的真正实现,应继承过去积淀,结合前沿成就,接受高校的长线实践。
    第二,立足本校、多方合作、交叉研究、协同创新。
    通过对2012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分析,教学成果奖的主要成果仍由一所高校独立完成。立足于本校在思想理念、人才培养、学科专业、课程教材、管理评估等多方面浓厚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正是这些成果获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同时联合申报成为一种新的创新形式在数量上有了很大提升,多方合作、交叉研究、协同创新对教学创新意义重大。
    立足本校,充分发扬本校办学传统、学科优势,是高校教学创新的基础;但随着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完善人才培养这一建设工程日益复杂浩大,高校愈发需要在自主办学的保障下采取前瞻性行动,统筹协调校内各院系和部门,动员和团结校外各类组织机构和各种资源力量,通过协同合作共同推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跨专业、跨学科、跨学校、跨行业、跨地区产-学-研-用集成创新、协同发展是今后教学创新的必然趋势。
    第三,以人为本、重视学生、强化教师、提升管理。
    “以人为本”包括学生、教师以及行政管理者三大主体。好的教学创新既应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积极寻求和应对学生反馈,也应当尊重教师自主权和支持教师发展,并且有助于教学管理者改进教学管理理念和方式,形成一个多主体的良好的内在互动系统。分析本届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可以发现作为成果第一完成人的教师多为教龄较长、科研能力较强、正在或曾经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授和管理者“双肩挑”型领军人物,教学成果项目团队又多为老中青教师与教学管理者相互配合的多元化组织:这些方面也都可以看到“人”在教学成果项目建设和教学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在今后的教学创新中,应当更加重视“人”的作用。
    第四,建设校园、完善体制,扩展校外、走向社会。
    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提高目前仍主要由高校在校园内完成,教学创新的主要环节还是在校园内,但对人才质量的评价以及多样化实践教学愈发依赖高校对校外广阔天地中丰富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单纯的第一课堂早已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第二课堂尤其是校外第二课堂的开发成为必然,因而高校校园建设和校外资源扩展都十分重要。
    立足校内教学资源,巩固第一课堂,开发研讨小组、导师制等新型实践性教学方式;利用网络数码信息技术和其他新媒体技术搭建平台,实现丰富的教学、研究、管理等资源共享,加强沟通互动;同时注重教学实践与教学管理的同步实施、相互支撑,推动教学管理与服务的制度建设。
    积极向校外扩展,和企业或是其他高校联合组建基地,共享实践资源,为不同学科、年级和培养类型的学生提供多种实践、实习、实训类与“就业”和“创业”相关的教学项目,锻炼实际动手能力、灵活应用书本知识的能力以及沟通、合作、自治等基础技能;以学分制、积分制和其他类别学制等方式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特别是劳动力市场需求,支持学生建立人生发展规划。
    第五,发挥特色、弥补不足、应对时代要求。
    基于项目内容分析,特色教学创新在教学成果奖的评审受到鼓励。每所高校都有自身的学科特点和资源优势,发挥自身特色也是当前高校教学创新的主要着力点;相对来说,在自身弱势学科专业方面则有点捉襟见肘,和其他高校相比存在差距,因而对此尤为需要关注。这些弱势可以通过开展跨学科的教学创新,以优势学科带动弱势学科的发展,或是通过协同创新、合作等形式来进行弥补。
    另外本届教学成果奖的评审分类做了调整,增添了“艺术学”、“素质教育”和“继续教育”等项目体现出对高等教育的新的关注点,尤其是“继续教育”体现出对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要求;而本届的教学成果项目国际化程度也有所提高,高校创新的国际化是首都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首都教育发展的天然优势:这些都应当成为接下来高校教学创新的关注点和着力点。

 3.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4E要素框架

    通过探讨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和要义、吸收国际教育质量标准的先进理念,结合中国高校的实际需求和已有的评估实践,本课题提出了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的“4E要素框架”。该框架包含教与学的环境和条件(Environment)、教与学的参与和投入(Engagement)、学业和学力提高与促进就业(Enhancement & Employability)以及学校效能(Effectiveness)四个一级指标,共下设16个二级指标(如图1所示),为全面、科学的评估本科教学质量提供了初步的设计和参考。


本科教学质量评估4E要素框架示意图

    总体而言,“4E要素框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国际化。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各大国际组织和许多教育发达的国家都十分重视教育质量的保障工作,并始终在努力探索和推进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建立和完善工作,这对于我国开展标准的制定工作有重要的参加意义。因此,本研究框架积极融合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相关元素,为今后可能的国际化发展预留接口,保证该框架的先进性和可比性。
    (2)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近年来,有关高等教育教学的学术研究和院校实践都强调聚焦于学生,与院校学情调查、学生学习性投入、学业收获等方面相关的研究和运用日益广泛。教育质量最终体现在人才培养的效果上,因此,本研究在设计质量标准时,充分考虑了影响学生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的诸多要素,并将其融入理论建构和指标设计之中。
    (3)通过质量治理的角度制定标准。质量治理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以达到质量为目标的治理需要不仅科学的质量标准,还需要完善的治理组织和高效的治理过程。本研究在提出标准和指标的同时,也考虑到标准如何执行、评价如何实施,进而为今后开展实践应用提供了可行性。
然而,质量标准的制定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本研究提出的理论框架仍有待进行修订和完善,特别是需要结合质量评价的实践反馈,检验该标准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希望以4E要素为核心的质量标准能够让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理念与国际接轨,帮助院校有效改善自身教学实践,为学生提供更佳的就学体验和教育收获,从而真正助力于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4.“学生发展指数”与高校多维多层评价指标体系
今年9月份,国家颁布了“双一流”建设大学和学科的名单,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如何改革传统高校评价体系,以引导建设世界一流、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大学是一个重要议题。没有一流的本科教学水平,就谈不上一流大学和学科,反之,没有一流大学和学科的支撑,就很难保障高水平的本科教学质量。因此,大学和学科如何保障和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就成为“双一流”建设的一个重点内容。本课题在构建了适用于我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价的4E要素框架之后,又进一步开发出“学生发展指数”,用以评价和判断“教学”这一高校核心功能的实现程度,并与“学术发展指数”“院校发展指数”“社会贡献指数”相结合,共同构成评价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水平的“多维多层高校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建立动态多元的高校综合功能评价体系,引导高校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目标,在全球化时代提高高等院校整体水平,完善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使中国真正成为高等教育强国。秉承“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用高水平与强特色服务国家与地方发展”的理念,综合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系统科学等多学科理论基础,以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现代组织管理、政策评估等为理论工具,使用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借助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建立基于高校综合功能的、体现动态性和协同创新的、具有科学性且可操作的多维多层评价体系。总体研究框架如图2所示。




多维多层高校评价指标体系


    在全球化加速、中国发展进入历史新阶段的大背景下,高等院校通过人才培养、知识生产与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贡献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并通过国际交流合作发挥国际影响力。因此,本课题所建立的高校综合功能评价体系,将着重评价院校的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影响,并评估院校的综合及特色发展。
    图2的框架中,上层体现高等院校的主要职能及其所处的发展环境,下层展示本课题建构的高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四大模块,即“学生发展指数”、“学术发展指数”、“院校发展指数”和“社会贡献指数”。其中:
    “学生发展指数”是本科教学质量评价的核心,它评价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将采用学生的学习参与、学习结果、职业发展等方面指标全面描述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与发展。在过去的十年中,很多国家的研究团队设计了以这些指标为基础的评价体系,提供了详细的评价方法和数据采集办法。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建立从入口(招生质量)、过程(学习投入与参与)、到产出(学习结果)和影响(职业发展)的全过程指标,并结合不同学位层次人才培养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构建起综合全面的学生学习与发展评价指数。
    “学术发展指数”评价高校对知识生产和发展的贡献,将包括学科建设、学术和科研成果、知识创新与应用等方面。现有的学术排名体系主要利用文献计量方法来评估个人或者机构的论文产量及同行对其学术成果的认可程度,反映的主要是基础研究领域部分学科的进展情况,不能全面反映一个大学整体的学科发展和科研情况,也没能很好的体现研究的质量以及该研究对所在领域的贡献,因此我们考虑拓展已有的评价指标,从科研产出、科研质量和学术影响三个方面来构建新的学术发展指标。
    “院校发展指数”评价院校的整体发展情况,将从院校治理、组织绩效和院校特色发展等方面进行评价。在当前的评价体系下,排名靠前的院校往往作为标杆引导其他院校的发展,造成“千校一面”、缺乏特色的情况。而在全球化与新战略背景下,院校的定位各有不同,新的评价体系将鼓励院校培育和发展其独特优势。
    “社会贡献指数”评价院校的社会服务情况,将从地方、国家和国际三个层面对高校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贡献进行衡量。我们将借鉴组织治理和社会效应方面的研究来开发新的评价院校社会影响力的指标。目前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指标包括:组织社会责任,大学与产业关系,学科和行业关系。我们将借鉴这些研究所涉及的技术和方法来构建新的评价指标,并确保其质量和效果。
    以上四大模块将以“学生发展指数”作为新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凸显高校的人才培养功能,同时考察高校在知识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评价高校作为一个组织机构的自身治理及整体发展情况。这四个指数的关注点各有侧重,但又紧密相连。比如“学生发展指数”反映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其毕业生/校友的社会贡献又影响了高校的“社会贡献指数”;又如研究生作为学术研究生力军,其培养质量亦影响着高校的“学术发展指数”;再如教师的贡献同时体现在“学生发展指数”、“学术发展指数”和“社会贡献指数”中,而由“院校发展指数”所反映的院校治理、组织绩效等影响着学生和教师的行为及学习和生产力;最后,院校的特色发展也与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密切相关。因此,只有综合考察高校在以上各维度中的表现,才能够对其综合水平做出合理评价。此外,由于我国高校数量众多,不同类型的高校承担着不同的使命,因此在具体评价过程中,也需根据各校自身的特点和使命调整各指数所占比重,以体现这一评价体系的多元性和动态性。
    基于图2的框架,本课题将在未来继续开发与本科教学质量相关的具体指标、评价数据获取、评价主体构成、评价方式的实现等内容,并与“双一流”建设背景结合起来,为普通高校创建具有一流本科教学水平的一流大学和学科提供理论和方法保障。

(来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